醫美新知|秋冬皮膚不穩定 中西醫美該怎麼保養

  • 醫美新知   •   feb 15, 2023 何慧慈院長   •   文字編輯:美麗馨小編

在氣溫逐漸下探的秋冬換季時節,你的膚況是否也開始變得不再穩定呢?無論你是油性至中乾性,所有的膚質在中西醫美中,都自有不同的療程與強項可以照護好季節交替下開始變得敏弱而不穩定的肌膚,來聽聽何醫師本週的換季肌膚話題,一起重返健康膚質吧

換季肌膚狀況多?中西醫美教你保養之道

何醫師:大家一定會有這樣的經驗,到了秋冬交替的時候,皮膚開始變得不穩定。有的時候很油,有的時候又很乾燥、甚至會有一些脫屑、紅腫癢癢的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會因為不同季節,或是一天之內的溼度有很大的改變的時候,皮膚為了要適應這樣子的溼度變化、而產生了很多不同的調節,所以當皮膚不夠穩定、調節度不好的時候,就會產生一些脫屑、紅腫甚至分泌油脂、又產生痘痘的現象。這就是為什麼秋冬的時候,我們的皮膚容易不穩定的原因。在台灣,「溼度」對我們皮膚的變化來講,影響因子比較大。一般來說,我們台灣夏天的溼度,大概是在60%到70%左右,大於70%我們就會覺得悶熱不舒服;冬天的時候大概40%到50%左右,如果小於了40%,我們皮膚的乾燥現象就會變得很明顯。

圖片擷取自美麗馨影片

秋冬保養法  保濕、飲食有妙方

到了秋天,我們一定要注意保溼和防曬。因為「保溼」是最基本的,防曬的目的是因為太陽直射或者太陽照射溫度過高的時候,我們皮膚表面的水份散失率會增加很多,蒸散的太快,皮膚就容易乾燥。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大家很常忽略的問題—就是「」的問題。到了秋天,我們如果想要保持我們皮膚的穩定度的話,就要盡量少去風大的地方。因為風的流動率高,會讓瞬間那個區域的相對溼度變化率很大!在這樣子的環境之下,要調節我們自己的皮膚保水度就更加地不容易,如果又一直被風吹,最直接的就是你表面的皮膚水份散失率一定會瞬間增高,所以一定也會增加乾燥的問題。

另外,在室內也不要輕忽,室內的相對溼度雖然穩定可是因為我們現在開空調的關係,所以室內的溼度也要稍微注意,如果說室內的溼度盡量可以的話,不要超過不要超過55%。但如果你的室內沒有辦法有一個確切測量溼度的儀器,最簡單的保養方法,也可以在這個室內放置一瓶水、或是說可以提供水份蒸散的容器,這樣子才能夠提供這個室內的空間一個比較好的溼度緩衝的方法。

飲食上,中醫來說,秋天主金,顏色主白色,所以老祖宗建議吃一些是白色或者是金色的食物,例如:銀耳山藥杏仁百合蜂蜜或是南瓜。南瓜更有醫學的研究指出,它裡面的β胡蘿蔔素的確可以保護我們黏膜的組織,讓我們的黏膜組織水份散失的比較慢,進而改善我們秋天比較乾燥的情況。如果說是真的要把它煮成食物的話,建議把它煮成粥,例如:百合銀耳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都是潤肺養津液又顧胃的食物。如果是上班族或是平常想要在家裡面泡一些茶飲,我們也可以適時的泡一點利用銀耳、紅棗、枸杞來泡成茶飲,再適時的加入一些天門冬、 麥門冬,也就是所謂的很有名的「二冬」飲,也是一個潤肺、養津液,又可以微微的清熱。

圖片擷取自美麗馨影片

居家保養品選擇多  如何適切選擇與使用?

如果有些人習慣夏天用一組、冬天用一組保養品,到了秋天白天的時間,比較趨近於夏天的狀況,所以如果真的不會分的話,我們可以在白天出門前,使用夏天的保養品,讓皮膚能夠保持溼潤;但是經過了一天的勞累,又風吹、日曬、雨淋,不同的溫度、還有溼度變化這麼大之後,晚上進行保養時,白天使用的夏天的保養品就不夠滋潤,也不夠保溼。就建議可以使用冬天的保養品。

當然總的來說,還是必須加用一些面膜,能夠比較長時間、長效型的持續滋潤的產品,把你白天流失掉的水份能夠適時的補充回來,再加上一些油膜,比如說一些或是一些乳液,能夠好好的把這些水份鎖在皮膚裡面,度過整個晚上八~九個小時溼度更低的這種階段。這樣的保養會是更恰當的。

圖片擷取自美麗馨影片

適時加入醫美療程   保養力再升級!

有很多醫美的療程在這個時候,就可以幫上忙。比如說像現在這個時節,水飛梭的療程,或藉由適時的換酸以及適時的保溼,更有效率的導入,都可以把你的皮膚在短時間之內,就可以達到水潤度提高、老廢角質能夠趕快去除,鎮定效果能夠更加強,紅腫的情況也可以馬上改善。或是利用一些複合式的換酸原理,再加上一些些保溼導入療程,也可以在立即就可以給你的皮膚提供一些問題解決,然後紅腫消退、保溼力又升級,這樣子的療程做完以後,回去再用家裡的保養品,就會一加一大於二、保養效力又會更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