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新知|體脂大作戰,健康新人生!

  • 醫美新知   •   Mar 30, 2021 何慧慈院長   •   文字編輯:美麗馨小編

還記得之前在《解構BMI健康密碼》影片中何醫師為我們解開了BMI指數的秘密,這一次的文章,何醫師要繼續來探討「體脂率」!
為什麼大家都說減肥就要減「體脂」?又該如何解讀體自己的體脂率數值?
你知道體脂率還分為「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嗎?「內臟脂肪」竟然是三高和慢性發炎、慢性疾病的元凶!
那些你不可不知的體脂二三事,馬上就來瞭解~

何醫師:之前在《解構BMI健康密碼》影片中,我們有聊到關於國民大健康很重要的一些生物指標,像是BMI 還有體脂率骨骼肌率、還有基礎代謝率等等。前面我們已經討論過BMI是什麼了,這一回我們就再來談談什麼是體脂率?什麼是骨骼肌率?

原則上,現在市面上拿的到的體重計,或是相關的可以測量體重還有測量你各種生物指標的儀器,他們都是利用一個叫做「生物電阻」的方式來測得我們體脂肪率的。體脂率有兩個很重要的成份—一個就是『皮下脂肪』,另外一個就是『內臟脂肪』。

認識皮下脂肪內臟脂肪

皮下脂肪」在生物體內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囤積我們的熱量,然後潤澤我們的皮膚也是它基本的功能。所以當你每天吃進來的熱量過多的時候,我們的身體這個工廠,它就會想辦法把這些過多的熱量轉化,變成一個皮下脂肪,然後囤在適當的地方,以備以後有需要的時候,就拿出來燃燒和使用。

那「內臟脂肪」又是什麼呢?它是為了保護活動的臟器、以及在活動的臟器和臟器中間提供一個緩衝潤滑保護的作用。可是因為現代人的生活、飲食還有環境作息的關係,當你去看醫生的時候,醫生幫你做一些超音波檢查或做一些心臟檢查,開始會告訴你說:肝臟好像有脂肪肝,那個脂肪是為了保護我們肝臟而產生的嗎?其實不是的!這是肝臟細胞裡面所堆積的脂肪球,這個脂肪就不是要來保持肝臟緩衝之用,總的來說這是一個慢性發炎的結果,造成脂肪的堆積。而且這樣的脂肪越多,它們越會釋放出很多各種的細胞激素(cytokine) 然後就會引發很多的慢性發炎出來。

所以當你的肝臟裡面有脂肪或是我們的心臟開始包脂肪的時候,其實這都不是一件好事,這個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在大健康的概念裡,你的內臟脂肪也不可以太高,原因就是因為除了提供保護以外,一些過多的脂肪已經跑到了肝臟、心臟裡面的時候,它其實就已經沒有起保護作用,相對的是慢性發炎反應的結果,還有一個驅使者。所以我們是不應該讓我們的內臟脂肪太高的!

 

內臟脂肪」數值與健康的相關性

內臟脂肪太高會帶來一些疾病,通常我們把內臟脂肪等級分為三個部份:

第一部分是數值1~9,這個區間就是稱為標準的,而如果你的數值到了10~14,那就可能偏高。如果是15以上到30的話,那就是過高的內臟脂肪!

 

圖片擷取自網路

偏高和過高的內臟脂肪,就像我們剛剛提到的,它都並不代表健康。事實上它可能都指向有些慢性發炎反應已經產生了,甚至有很多人已經有脂肪肝或是心臟有包油的現象。所以管控好我們的內臟脂肪指數也是很重要的。

我們的體脂率就是由剛剛介紹的皮下脂肪,還有內臟脂肪,這兩個數值來構成的,也就是我們現在最常看到的也最關心的體脂率應該要在幾%到幾%之內才好?是不是要盡量降低我們的體脂率?

擁有健康新人生     切莫輕忽體脂率的警訊   

為了要降低皮下脂肪、進而降低內臟脂肪,通常據我們的經驗上面看來,當你在測量的時候,如果體脂率已經超過30%了,這樣子的情況下我們通常是先減少我們的皮下脂肪含量,這是第一步。

當你的皮下脂肪含量真的已經堆積到一定的部份,表示說身體可能有很多地方都不健康,每天都吃進了過多的熱量,慢慢就會開始有一些慢性發炎反應產生出來,然後接著你的內臟脂肪就會開始變得比較多。所以我們比較常看到的是,體脂肪率高了之後,你再去分析它到底是哪一個脂肪率含量高?

我們通常都會看到,如果你連內臟脂肪也開始變高,通常皮下脂肪也會很高。有些人是內臟脂肪相對還正常,但是皮下脂肪已經高了!這個就是其實是給大家一個警訊,提醒我們趕快進行體重管理,趕快把體脂肪率降低,還是能更靠近健康的指標的,也可以遠離那些慢性疾病。

如果你的體脂肪率一測起來就已經很高了,再去看分項裡面,發現皮下脂肪、內臟脂肪都高起來了,通常這個時候如果去抽血,就會發現可能有三高的症狀、膽固醇、血壓可能也開始也比較高了!這些症狀可能陸陸續續的就開始會呈現。因此,不要輕忽了體脂率,讓我們及早進行管理,才能邁向健康的人生!